魏正加
“今年高考数学试卷的18、19题,主要看你们自主学习、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。下面我讲几个例题——” 正在用英语讲数学的李国山刚说到这里,老父亲进屋说外面有人找。李国山便让前面一个学生上来把第一个题目抄到黑板上,出去接待。
找他的是县教体局的刘仁和另一个人。刘仁是他同学刘共青的儿子,当年他父亲送他到省城读师大时见过。
刘仁说:“李老师,怎么是您?”
中国数学会会员、省翻译协会会员、市作家协会会员李国山临退休的时候,不止一家民营学校开出高薪聘他,都被其拒绝。4月份一退休,他就和老伴回到老家,一方面陪伴80多岁的父母,一方面在父母的小院子里免费办高考补习班。数学讲难不讲易,语文只讲作文,英语以数学和语文的全英语授课代替。高考前不收费,高考后考上的各人凭良心给,按实际考分减去补习前班主任和自己预估分数的差额计,几分的除外,提高30分上本科的、提高20分上本一的、提高10分上“985”和“211”的,一元钱不嫌少,一万元不嫌多,生活困难的不给,但要说一下。
刘仁是局里接到举报下来调查情况的,见是这种情况就回去了。
随着补课学生的增加,父母到邻居家里借来一些桌椅,每天还烧足开水给听课的学生喝,隔壁开超市的李二爷向听课学生出售面包、方便面等一律降价20%。
中午,李国山接到刘共青的电话,责怪他回来也不招呼一声,约定周六下乡看他。
周六,老伴早早到镇里的菜场买菜,准备午饭。刘共青在县政协参事室工作,午餐时聊到他们镇中学历史上一个高三班一年考上5个清华的光辉历史,为如今全县一年难得考一个清华、北大而悲哀。考虑到下午要讲课,李国山以茶代酒,老伴以啤酒陪刘共青。刘共青对李国山这样的名师回乡办班表示钦佩,借着酒劲希望他改变这种局面。李国山连忙摆手,表示这样做没有别的意思,主要是报恩。当年,要不是乡邻们凑钱给他,怎么也读不起北师大,现在可能还是个打工的。
李国山用英语讲课,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,允许学生录音,没有完全听懂的,可以回去用翻译软件或请英语老师翻译;语文主要讲《人民日报》上的评论性文章,这类文章一方面贴近时事,另一方面与话题作文无异;讲数学,如同徐迟写的《歌德巴赫猜想》那样,再难的题目也通俗易懂。
高考录取结束后,李国山微信里收到121314元答谢费,有3个被录取的学生如实说了家庭困难的事实。李国山一一登门了解情况,向这3个学生每人捐了4万元。
刘共青把相关情况写成信息报给参事室,县政协制作了一个“当代西席”匾,由主席带人送到李国山家里。李国山坚辞不受,他母亲说不要为难人家主席,代他收了下来。
魏正加,男,1958年出生,江苏阜宁人,中共党员,高级政工师,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企业文化专家人才智库专家委员。长期在国家电网系统从事文秘、新闻等工作,业余从事文学和摄影创作,1984年在《新华日报》发表杂文处女作《如此考证》,网络微小说最高点击量77万多。现在一家中国500强企业从事文化、融媒体工作。
责编:王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