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下
正值麋鹿产仔高峰期
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
迎来一个又一个新生小鹿
麋鹿种群数量再创新高
孟夏时节,大丰黄海湿地碧波潺潺、鹿鸣呦呦,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。记者走进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看到成群结队的成年麋鹿们带着萌态可拘的麋鹿宝宝,或惬意地在池塘里洗澡纳凉,或悠闲地在湿地上休息觅食,或自由自在地追逐嬉闹……据工作人员介绍,现阶段保护区每天可新增小麋鹿20头左右,这些麋鹿宝宝们个个精神十足、身体健康。
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人员姚亚军说:“我们每个月都会进行三次野外调查,分别在5日、15日和25日。现在,进入麋鹿产仔高峰期后,我们会加强对母鹿和小鹿的监管监测。”
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办公室主任刘彬说:“在麋鹿产仔期,首先我们有专人或专业队伍巡查、检查产仔情况,统计在什么地方发现这些麋鹿以及数量多少、健康状况。其次在营养方面,对麋鹿进行定期投喂,注重提高饲料蛋白质含量等,助力麋鹿产仔。”
据了解,初生小麋鹿大多在12公斤左右,身上布满梅花斑点,2个月左右会自动消失,小麋鹿出生20分钟后就能站立行走,这是大自然赋予麋鹿的生存本能。为保证今年麋鹿产仔季顺利进行,保护区工作人员通过定期巡查监护、提升喂养环境质量等行动,全力保障麋鹿妈妈和新生麋鹿的安全健康。
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海之滨,拥有湿地4万亩,在这里,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,预计今年数量会有新的突破。
刘彬告诉记者:“今年,保护区在麋鹿研究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,申报了几个课题,包括麋鹿疾病、麋鹿栖息地等方向。由于现在麋鹿种群数量较多,有面临疾病的风险,保护区从细菌性疾病流行病学方面进行普查,并后续通过系列措施防控麋鹿疾病。对于麋鹿栖息地研究,例如植被恢复、栖息地改造,保护区还通过项目实施开展科学研究,用更形象的方式或更具体的数字解释项目实施效果。
责编:王标